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主页 > 期刊简介 >

期刊简介

《现代信息科技》(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创刊于1979年1月,曾用名《广东电子与自动化》《广东电子》《新电子》《IT时代周刊》。是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广东省电子学会主办、广东《现代信息科技》杂志社出版发行的科技权威类学术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44-1736/T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6-4706,邮发代号为46-250。

本刊聚焦信息技术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涵盖传感技术、计算机与智能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人工智能、低空技术与工程等重要研究方向。多篇论文入选知网《学术精要数据库》,并获"学术影响力进步期刊(2024)"称号。

作为广东省电子学会会刊,本刊始终秉持"科学、创新、前瞻、实用"的办刊原则。杂志社已搭建 “采编协同系统”,构建起集作者投稿、专家审稿、编辑办公于一体的三合一数字化平台,实现编审工作在线全流程管理。该系统覆盖稿件信息查询、数据处理、质量评估、编辑评价等核心模块,通过信息化手段确保编审流程高效运转,同时保障评审过程的公正性。严格执行科技期刊论文关联数据存缴共享政策,规范学术成果管理。我社明确要求投稿作品需为未发表的原创成果,严格执行“三审三校”杜绝学术不端。

办刊宗旨

本刊坚持学术为本的办刊理念,严格遵循科学性、创新性、前瞻性、实用性的原则。致力于刊载科技领域研究的新进展、新技术、新成果,以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成果转换,服务我国新时代科技强国目标。

栏目设置

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与智能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

电子工程:电路与系统、通信、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数字信号处理

通信工程:电子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通信、应用电子技术、通信系统、通信网

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技术、计算机器件技术、计算机部件技术、计算机组装技术

物联网:射频识别技术、传感网、M2M系统框架、云计算

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技术、智能制造系统

人工智能: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车路云一体化

低空技术与工程:智能飞行器设计、低空人工智能、空域管理

主要内容

主要刊载工控技术、新型电子器件、军事电子、计算机软、硬件设计与应用、网络与通信工程、仿真与测试技术、传感器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子应用技术、微电子技术、智能制造、物联网、互联网技术、智能飞行器设计、低空人工智能、空域管理等领域。

检索收录

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国家科技学术期刊开放平台收录期刊。

主办单位简介

广东省电子学会(以下简称学会)由曾任广东省科协主席,我国著名电子学家、教育家冯秉铨教授创建于1956年,是由省内电子信息科技工作者和有关企事业单位自愿结成、依法登记、承担科技类社会化公共服务职能的非营利性科技社团。是发展广东省电子信息科技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主管部门是省科学技术协会,业务指导单位是中国电子学会,登记机关是广东省民政厅。

一、组织建设

学会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属下已有15个专业分会,在省内主要城市成立了地方学会。现有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4000多。联系着省内100多所大专院校和数千家电子信息企事业单位,聚集了行业精英,构成了庞大的技术信息网络和人才资源。

经省科技社团党委批准,2019年5月成立了省电子学会党支部。

学会所属广东省南方电子信息技术培训中心是由省教育厅批准设立的省直培训机构,经省人社厅批准为省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致力于省内电子信息界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

学会会刊《现代信息科技》是经国家广电出版总局批准发行的学术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44-1736/T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6-4706,邮发代号:46-250,半月刊,每期发表论文约36篇。是CNKI(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全文收录期刊、国家科技学术期刊开放平台收录期刊。

二、主要业务

学术交流、科技评估、技术资格认证、团体技术标准制定、电子信息科技奖励、继续教育、科学普及、咨询服务、出版期刊、举办展览和竞赛活动、开办科技服务实体等。努力提升学会的服务创新能力,助力科技与产业融合。

(一)学术交流。举办各种类型、各种层次和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及专业技术培训,对我省电子信息行业技术发展,科技人员专业水平提高,企业市场拓展起到促进作用。

(二)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服务创新驱动发展。

1.组织产学研用合作和会企协作,联合技术攻关,聚集各方优势,促进产业发展;

2. 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3.组织专家团队,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助力会员和企业技术创新创业。

4.为企业申报“专精特新”,“高新技术”等资质提供支撑条件服务,助力科技企业做精做强做大。

5.向政府建言献策,服务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反映会员和企业呼声。

(三)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承接政府部份职能,开展科技类公共服务。

1.科技奖励

(1)评审“广东省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奖”。该奖项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办公室批准设立,省电子学会负责申报和评审管理。

(2)提名“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经省科技厅批准,广东省电子学会具有提名资格。

(3)提名“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奖”。该奖项经国家科技部、工信部批准设立,广东省电子学会负责省内项目提名。

2.专业技术资格认证。受中国电子学会委托,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电子SMT等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评价工作,以及筹备开展广东省电子信息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评价。

3.组织开展电子信息类科技成果评价,近年来已完成近百项新技术、新产品的科技成果评价业务。经评价的科技成果,不仅部分获得了省部级科学技术奖,而且大部分成果在评价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对技术和产业方向作了调整或重新部署,提高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了新技术、新产品的产业化应用。

4.开展团体技术标准制定,协助企业标准编制。

(四)积极开展科普工作,促进产业发展,促进公民科学素质提升。

每年主办“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广东赛”、“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广东赛”,等列入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白名单竞赛,主要赛项机器人、软件编程、无人机三大类;以及主办或协办多项职业技能赛;举办或协办各类展会,组织企业和技术人员参展和参观;组织青少年无人机研学训练营,企业参访研学游等科普活动。

(五)获国家民航总局和有关部门批准为无人机驾驶员考试和培训机构;获中国电子学会批准为广东省青少年无人机等级考试服务中心,负责全省青少年无人机等级考试服务管理工作,建设、管理考试服务网点和监督培训咨询机构。

(六)受省科协委托,做好平台建设和运营。

1.受省科协委托承建和运营“广东省科技社团公共服务平台”。为了推进“科创中国”建设,充分发挥省级学会助力创新的优势,有效整合学会科技类公共服务资源,省科协联合地级以上市科协,依托近200家省级学会共同组建了“广东省科技社团公共服务平台”,按省委省政府对省科协所属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要求,以科技评估、资格认定、技术标准研制、科技奖励、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重点开展公共服务。打造广东省“专业、权威、公正、规范”的科技服务品牌,并在各类科技园区、镇街及基层科协、有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地建设工作站点,助力建设创新、创业、创造生态链。

2.受省科协委托承建和运营 “南粤科创平台”,为省科协及省级科技社团业务信息化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实现科协“工作手段信息化、组织体系网络化、治理方式现代化”的目标。

3.受省科协委托承建 “南粤海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为海外科技团体、国内外企业提供技术展示、技术供需信息、技术转移和交易服务。

三、荣誉和奖励

曾被省民政厅评为“全省先进社会组织”;在2021年省科协组织对所属近200家省级学会能力评估中排名第七,获五星级学会称号;连续多年被省科协和中国电子学会评为各年度“省级学会先进集体”;秘书处工作人员多次被评为学会先进工作者,其中秘书长彭志聪同志曾荣获省人社厅和省科协联合评选的先进工作者,并作为全省科协系统先进个人唯一代表在省科协全会上登台接受时任省委书记胡春华和中国科协主席等领导颁发的获奖证书。

广东省电子学会目前正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学会的组织、人才、智力优势,按照“政治引领,聚焦服务,突出特色,开放协同,打造品牌,改革创新”的工作理念,以围绕服务会员和科技工作者、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公民科学素质提高、服务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为核心任务,开拓进取,奋力作为,努力打造全体系的电子信息科技服务平台,推动学会发展壮大。

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省电子学会发展个人会员和单位会员。